- 发布日期:2022-05-31 11:17 点击次数:84

这几个月来,艳姐已经听到很多地产人说现在自己所就职的公司躺平了,自己有多么的艰难,现在自己最艳羡的就是央国企的员工们。
确实,在如今的黑铁时代,很多人都认为央企、国企就是高稳定性、抗压能力强的代名词。
然而,并不是说所有的央国企都能在残酷的黑铁时代高枕无忧,这些房企也要提防黑天鹅的出现。
几天前,一家网红央企被四大AMC之一的信达状告了。
5月9日,中交地产发布了一则《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涉及诉讼事项的公告》,也再次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这家去年三道红线全红的上市央企身上。
此次案件时间跨度非常大,要倒回到20多年前。艳姐简单说下事情的起因经过:
2000年7月,中交地产、重庆路桥、宇鸣公司、成都鸣升贸易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重庆长江竹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竹公司”)。
长竹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其中宇鸣公司占比62%,中交地产占比36%,重庆路桥占比1%,成都鸣升贸易有限公司占比 1%。
等于说是中交地产和其他几家公司合伙开公司,宇鸣公司为第一大股东,而中交地产为第二大股东。
然而,开公司总会有融资借款,而借款到期未还,自然会吃官司。
2003年,因为长竹公司未对建行重庆分行的贷款本身及利息、复息进行归还,长竹公司两宗地块作价1007.672万元被抵偿给建行重庆分行。
该抵押物冲抵债权后,长竹公司尚欠建行重庆分行借款本金4846.328万及利息。
2004年6月,事情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建行重庆分行与信达重庆分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将包括建行重庆分行对长竹公司享有的债权转让给信达重庆分公司。
所以,最终债权人从建行变成了信达,众所周知,信达作为四大AMC之一,在收购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算是熟门熟路。
按照原本的剧情来说,信达的催债也应该继续找长竹公司,但是在2005年3月,长竹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无法清偿债务。
事情并没有随着长竹公司营销执照的吊销而结束。
2020年1月,信达重庆分公司以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为由,将当时长竹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宇鸣公司作为被告,将中交地产、重庆路桥作为连带责任被告诉至重庆法院。
2021年3月重庆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
宇鸣公司对信达重庆市分公司支付赔偿金3100万元并赔偿利息损失。
也就是说,中交地产并不用承担连带责任。
但信达重庆分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判令中交地产及重庆路桥就宇鸣公司在一审判决中的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于是在今年的5月6日,中交地产收到重庆法院的判决书,其中就有一条指出:
中交地产、重庆路桥就宇鸣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针对此次判决,中交地产发布公告指出:
上述判决结果对中交地产当期净利润或期后净利润可能存在较大影响,但最终影响金额尚存在不确定性。
中交地产认为终审判决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是不合理的,拟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确保上市公司正当权益不受到损害。
中交地产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理解,但中交地产在公告中提到的判决结果对中交地产当期净利润或期后净利润可能存在较大影响,似乎让人有点无法想象,几千万的赔款就会对中交地产的利润产生影响?
从中交地产2021年的年报可以看到利润的相关数据:
中交地产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2.19%。
然而,更有一个让人看了有“悲伤”的数据: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2亿元,同比出现了大跌。

图片来源:2021年中交地产年报
从去年数据来看,中交地产的盈利能力在去年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还是亏损的状态。
而在今年中交地产的一季度报告中,其归母净利润以及扣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仍然出现了亏损。
图片来源:2022年中交地产一季度报告
可见中交地产对于利润这块的数据是比较敏感的。
中交地产的敏感点不只是利润,或许还有债务。
根据亿翰智库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交地产净负债率为 217.7%、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2.0%、现金短债比为0.7倍,三条红线全踩。
说实话,这年头,已经上市的央企三条红线全踩的情况,真的比较少见。
在债务遇到瓶颈的情况下,中交地产今年一季度仍然在增大自己的融资:
2022年一季度报显示,中交地产一季度短期借款为22.94亿元,涨幅高达158.09%。中交地产称,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新增金融机构短期借款。
中交地产应付票据变动幅度为31.40%,其称主要为商业承兑汇票增加。
图片来源:2022年中交地产一季度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来,中交地产也接连发布公告披露了股东减持情况:
中交地产第三大股东湖南华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减持823.95万股,套现6797.61万元;

中交地产的第二大股东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1197.07万股,套现8463.30万元。
紧接着的4月13日,中交地产又发布大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重庆渝富持有中交地产股份62,338,880股(占中交地产总股本比例 8.96%),本次计划减持股份不超过 20,863,010股,占总股本比例3%。
而到了4月30日,又来了一则大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这次减持的大股东是中交地产的母公司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交地产股份 370,796,949股(占中交地产总股本比例53.32%),本次计划减持中交地产股份不超过13,908,673 股,占中交地产总股本比例2%。
大股东频繁减持一般有两大原因:
一个是大股东出于资金需求急于套现;
另一个原因则是股东们对于企业发展前景不太看好
在4月中交地产频繁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的同时,中交地产的股价却出现了连续涨停,放一张近期中交的股价上涨趋势图: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截图时间:5月11日下午2:56
可以看到,基本从3月23日开始至今,中交地产已经有近20个涨停板,股价从3月23日的7块多,涨到了如今的近30块,妥妥跑赢了A股大盘。
此前深交所也对中交地产股价的连续上涨发出了问询,但中交地产回复称没有需要重大披露的信息,也不存在内幕交易等事项。
一切安好。
中交地产最终会走向何方,我们也不好评说。但有母公司中交房地产集团的加持和兜底,或许也并不会像一些民企一样会跌入谷底。
对于中交来说,明面上的挑战显而易见:
一个就是上文提到的债务、利润等经营层面的挑战,如何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增长,是中交地产必须面临的课题之一。
另一个则是内部管理挑战:
近年来,中交地产的高管肉眼可见的流动频繁,从2017年开始,几乎每年中交地产的董事长、总裁等职位都会发生变动,乱花渐欲迷人眼。
高管的频繁变动也会对公司的稳定发展、战略的执行产生一些反向作用。这也是中交地产要重视的另一个问题。
在前不久的中交地产的工作会议上,中交房地产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交地产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前说了这么一句:
做到“三个再认识”:对公司发展的新定位进行“再认识”、对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再认识”、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再认识”
或许中交地产已经有了新的认识。